摘要:以山楂、胡萝卜为原料,添加果葡糖浆、复合胶、柠檬酸加工成山楂胡萝卜果糕,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了探讨。结果表明,山楂胡萝卜果浆用质量分数为 0.3%Vc 护色 15 min 效果良好;产品配方为魔芋胶质量分数 0.8%、卡拉胶质量分数 0.6%、黄原胶质量分数 0.2%,山楂胡萝卜果浆与果葡糖浆质量比为 11∶9。产品主要工艺条件为熬煮温度 95 ℃~100 ℃,保持 15 min。然后进行成型冷却。制成的产品既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又降低了成本,产品深红半透明,组织细腻,酸甜适口,韧性、弹性和咬劲俱佳,有很好的推广价值。 山楂,又叫山里果、酸里红、海红等,为蔷薇科 (苹果亚科) 山楂属植物,一般生于山地灌木丛中,分布于北温带,其果实较小、类球状,表面棕色至棕红色,口味酸甜适中、风味独特,且产量丰富,价格便宜,乃良好的加工原料。自古以来,其可食部分就有重要的药用价值,能起到消食健胃、消炎止咳、降血压、降血脂、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和防治冠心病、心绞痛等作用,通过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而具有抗癌、防癌功效,多年来被誉为营养保健果品。胡萝卜又称黄萝卜、赤珊瑚,素有“小人参”的美称,为伞形科草本植物,根呈球状或锥形状,味甘,性平,营养物质含量丰富,对于维护人体健康、提供给人体必需营养素具有积极的作用。本试验将这两种营养丰富的果蔬制成复合果糕,产品组织细腻、酸甜可口。经感官和理化检验,产品质量好,营养丰富,具有很好的商业推广价值。 1 材料与方法 1.1 材料 山楂、胡萝卜、白砂糖、魔芋胶、卡拉胶、黄原胶、柠檬酸、Vc。 1.2 主要设备 电炉、不锈钢锅、打浆机、电子天平、普通天平、烧杯、玻璃棒、小刀、汤匙 (若干)、成品盛放模型 (若干)。 1.3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→清洗→预处理→软化→打浆、护色→果浆→调配 (加入白砂糖、果葡粮浆、复合胶、柠檬酸) →熬煮→浇盘→冷却→脱模→包装→成品 1.4 操作要点 1.4.1 选料 挑选刚成熟的新鲜山楂,以深红色的为佳。胡萝卜也以红色的为宜,剔除糠心和过熟的。 1.4.2 清洗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山楂、胡萝卜,以去除泥沙及其他杂质,对于残留农药较多的,可添加洗涤剂清洗,并用清水冲洗干净。 1.4.3 预处理 山楂用打孔器去核、除果柄,胡萝卜去头尾,切分成厚度 2 cm~3 cm薄片。 1.4.4 软化 山楂与胡萝卜质量比为 7∶3,先将胡萝卜放入锅中加热软化,加水量为胡萝卜质量的 2 倍,待胡萝卜稍软化后加入山楂,继续加热软化,至原料软烂为止。 1.4.5 打浆,护色 把软化好的原料带水趁热投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制成果浆,加入 Vc 对果浆进行护色。 1.4.6 熬糖 将称量好的白砂糖加入一定量水中,搅拌溶解成质量分数 55%的蔗糖溶液,然后按 0.15%的质量分数加入柠檬酸在电炉上熬煮 150min 得到果葡糖浆。 1.4.7 调配 选用魔芋胶、卡拉胶、黄原胶为复合胶凝剂,将复合胶凝剂先在 40 ℃~50 ℃热水中充分溶胀后进行溶解,然后与果葡糖浆混匀加入到果浆中,加入一定量柠檬酸,调节 pH2.9~3.4。 1.4.8 熬煮 把上述物料缓慢升温至 100 ℃~103 ℃,使胶凝剂与甜味剂充分混匀,搅拌速度不宜过快,以防产生气泡,当物料水分含量降至 30%以下时停止加热,以能用手指能拉成糖丝为终点。 1.4.9 成型 将已熬煮好的果胚倒入已经清洗消毒的模型中,待冷却成型。 1.5 试验方法 1.5.1 果浆护色处理试验 胡萝卜山楂果浆在破碎打浆后易发生褐变,为防止褐变产生,保持胡萝卜山楂果浆原色,需进行护色。Vc 是一种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化剂,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氧化和变色。本试验选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、0.1%、0.2%、0.3%的 Vc 溶液进行护色试验,比较护色效果。 1.5.2 山楂胡萝卜果糕配方因素水平表 选用合适的胶凝剂品种、用量,对产品的成型、干燥情况、透明度、饱满度、咬劲等至关重要,有关研究结果表明:黄原胶及卡拉胶对魔芋胶有强烈的增效作用,魔芋胶及卡拉胶对产品的胶凝性能影响大,而且用复合胶凝剂可以提高产品质量,减少胶凝剂用量,降低产品成本。因此本试验选用了 3 种基础胶凝剂,即魔芋胶、卡拉胶、黄原胶,并以魔芋胶 (A)、卡拉胶 (B)、黄原胶 (C)的质量分数,山楂胡萝卜果浆与果葡糖浆的质量比(D) 4 个因素,取三水平建立 L9(43)正交优化组合试验,以寻找产品配方。 1.5.3 山楂胡萝卜果糕的评分标准 为了对山楂胡萝卜果糕产品的色泽、组织状态、口感等作出准确的评价,现制定山楂胡萝卜果糕实验的评分标准。 1.5.4 熬煮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温度也是影响山楂胡萝卜果糕成品品质的重要因素,本试验分别选用熬煮温度 85 ℃~90 ℃,90 ℃~95 ℃,95 ℃~100 ℃,熬煮时间 15 min,进行对比试验。 2 结果与分析 2.1 果浆护色处理试验 选用不同质量分数的 Vc 对果浆进行护色。选取质量分数 0.3%的 Vc 护色15 min 效果好。 2.2 山楂胡萝卜果糕的 L9(43)正交试验结果 由 10 名食品评审人员组成食品评审小组,对产品的色泽 10 分,组织状态 10 分 (包括产品成型、透明度、韧性、弹性、饱满度),口感 10 分进行综合评价分从表 4 综合评价结果的极差分析结果显示,4 个因素对产品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 B>A>D>C,配方优化组合为 A2B2C3D2。通过综合评分的结果显示,优组合为 A2B3C1D2。根据级差结果分析,因为黄原胶在试验中的影响因素是小的,而黄原胶价格比较昂贵,为了降低成本,可选用质量分数为 0.2%的黄原胶。在复合胶的配方中,因为卡拉胶能对魔芋胶强烈增效,而且卡拉胶的凝胶性也很好,所以在本试验选用 A2B3C1D2的组合比较合适,即魔芋胶质量分数 0.8%、卡拉胶质量分数 0.6%,黄原胶质量分数0.2%,山楂胡萝卜果浆与果葡糖浆质量比为 11∶9。 2.3 熬煮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熬煮温度 85 ℃~90 ℃、熬煮时间 15 min 时,糕体难成型、不易脱膜、难清洗;熬煮温度 90 ℃~95 ℃、熬煮时间 15 min 时,易造成复合胶胶凝剂降解,且易在糕体表面产生气泡;熬煮温度 95 ℃~100 ℃、熬煮时间 15 min,产品色泽橙红色,易成型且糕体表面无气泡现象。因此,可以确定熬煮时间 15 min、熬煮温度 95 ℃~100 ℃为熬煮工艺条件。 3 产品质量标准 3.1 感官指标 色泽:深红色,色泽,略有透明感及光泽; 组织状态:块形完整,切面光滑,组织细腻,无糖液渗出; 滋味及气味:具有山楂糕风味,酸甜适中,无异味; 口感:酸甜适度,口感细腻。 3.2 理化指标 总糖≥55 g/ 100 g; 可溶性固形物≥65 g/ 100 g; 重金属铅≤0.5 mg/ kg; 砷 (As) ≤0.5 mg/ kg ; 3.3 微生物指标
细菌总数≤100 个 / g;大肠菌群≤7 个 / g;致病菌不得检出。 |